【修例風波】「香港是本難懂的書」 多事之秋重溫姜恩柱舊話

國情動向

發布時間: 2019/10/07 01:01

最後更新: 2019/10/07 01:01

分享:

分享:

《逃犯修例》修訂引發的政治危機仍未平息,《禁蒙面法》實施也未能制止動盪,香港社會如何才能恢復穩定。位處中西交滙處的香港,有獨特的歷史與制度淵源,因此必須以獨特的視角、準確審視這座城市的管治;此時此刻,首任中聯辦主任姜恩柱的那一句「香港是本很難讀懂的書」,尤其值得細味。

林鄭月娥早前會見記者時曾承認,「修例風波」顯露出很多深層次問題,包括現在面對的房屋問題、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、香港的青年機會的問題、向上流動以及社會公義或者是一般的公眾能否參與政府決策問題等。這都說明,要管治好香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事實上,回歸後上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、首任中聯辦主任姜恩柱當年就曾說過,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,但他願意去認真體會。姜的這番話如今看來還有現實意義。

在回歸10周年、也就是2007年時,已轉職全國人大的姜恩柱接受中新社訪問時再談香港。他認為,中國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取得巨大的成功,原因在於香港人終有行政權、立法權、司法權,體現「港人治港」。同時,香港繼續在政治和經濟上有重要地位,有困難時中港也能互相幫助。

姜恩柱曾在外交系統工作

姜恩柱在上海成長和讀書,曾出任外交部副部長,駐英國大使等職,是香港主權移交工作的主要參與者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,姜恩柱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,當新華社香港分社改組為中聯辦,他隨即成為首任主任。之後,他轉職全國人大,在第十屆全國人大任期內更曾出任大會新聞發言人。

姜恩柱出任中聯辦主任時,一直被視為「開明派」。而他出任全國人大大會新聞發言人時,作風則嚴謹細致。

本報記者:游昊雲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